

2021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已經全部結束了,沒有通過和一試的考證現(xiàn)在就要準備22年的考試了,畢竟中醫(yī)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難度也不低,下面為大家總結了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必刷題(五),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41.患者,男,30歲。昨日洗頭后受涼,今晨起出現(xiàn)頭痛連及項背,伴見惡系風寒,苔薄白,脈浮緊。對該患者進行針灸治療時,除主穴外,還應加用
A.頭維、陰陵泉
B.風門、列缺
C.印堂、內庭
D.曲池、大椎
E.行間、內庭
答案:B
解析:根據患者“頭痛連及項背,伴見惡風寒,苔薄白,脈浮緊”的癥狀,可辯證為外感風寒所致頭痛,治療時可加用風門、列缺以祛風散寒。
42.患者,男56歲。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口噤不開,呼之不應。對該患者進行針灸治療時,主穴宜選
A.水溝、內關、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
B.水溝、十二井穴、太沖、豐隆、勞官
C.關元、神闕
D.百會、風池、太沖、內關
E.百會、太陽、合谷、風池
答案:B
解析:根據患者癥狀“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口噤不開,呼之不應”的癥狀,可辨病為中風中臟腑,辨證為閉證;治療主穴為水溝、十二井穴太沖、豐隆、勞宮。
43.患者,女,27歲。因暴飲暴食,出現(xiàn)嘔吐,量多,氣味酸腐,伴脘腹脹滿,噯氣厭食,苔厚膩,脈滑實。其治療除主穴外還應選用
A.梁門、天樞
B.期門、太沖
C.脾俞、心俞、足三里
D.中脘、豐隆
E.脾俞、胃俞
答案:A
解析:根據患者“嘔吐,量多,氣味酸腐”的癥狀,加之暴飲暴食病史,可辨病為嘔吐飲食停滯證,其治療除主穴外,還應選用梁門、天樞以消食化滯。
44.患者,女,59歲。3日大便未解,腹部脹滿,伴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脈數(shù)。其針灸治療主穴為
A.中脘、足三里、內關、三陰交
B.天樞、大腸俞、上巨虛、支溝
C.關元、氣海、上巨虛
D.天樞、上巨虛、陰陵泉、水分
E.神闕、天樞、足三里、公孫
答案:B
解析:根據患者“3日大便未解,腹部脹滿”的癥狀,可辨病為便秘,其針灸治療主穴為天樞、大腸俞、上巨虛、支溝。
45.患者,女,51 歲。近半年來月經紊亂, 伴潮熱出汗,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干,小便黃,舌紅,苔少,脈數(shù)。其治療除主穴外應選用
A.地機、太沖
B.照海、陰谷
C.關元、腎俞
D.心俞、神門
E.中脘、豐隆
答案:B
解析:根據患者“月經紊亂,伴潮熱出汗”等癥狀,可辨病為絕經前后諸證,其伴見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干,小便黃,舌紅,苔少,脈數(shù),可辨證為腎陰虛證,其治療除主穴外還應選用照海、陰谷。
46.患者,女,39歲。咽喉部紅腫疼痛、吞咽不適,伴咽干微腫,疼痛以入夜為甚,咽部異物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其針灸治療主穴為
A.腎俞、肝俞、太溪、氣海、三陰交
B.少商、合谷、尺澤、關沖
C.氣海、三陰交、腎俞、足三里
D.太溪、照海、列缺、魚際
E.關元、足三里、三陰交、血海
答案:D
解析:根據患者“咽喉部紅腫疼痛、吞咽不適,伴咽干微腫,疼痛以入夜為甚,咽部異物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的癥狀,可辨病為咽喉腫痛虛證,其針灸治療主穴為太溪照海、列缺、魚際。
47.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失眠多夢,遇煩勞郁怒而加重,臨床當治以
A.平肝潛陽,清火息風
B.祛瘀生新,活血通竅
C.補益氣血,調養(yǎng)心脾
D.祛濕化痰,健脾和胃
E.滋養(yǎng)肝腎,益精填髓
答案:A
解析:根據患者癥狀辨病為眩暈,其兼見“耳鳴,頭目脹痛,失眠多夢,遇煩勞郁怒而加重”,可辨證為肝陽上亢證,治法為平肝潛陽,清火息風,方用天麻鉤藤飲。
48.傷食腹痛的臨床表現(xiàn)為
A.脘腹脹痛,噯氣頻作,噯后稍舒,痛而欲便,便后痛減
B.腹痛拘急,痛無間斷,遇冷加劇,得熱痛減
C.腹部刺痛,痛無休止,固定不移,痛處拒按,夜間痛劇
D.痛在臍腹部,痛處灼熱,時輕時重,得涼痛減
E.腹痛時重時輕,痛處不定,攻沖作痛,伴腹脹噯氣
答案:A
解析:B項為寒痛;C項為血瘀痛;D項為熱痛;E項為氣滯痛。
49.黃疸陰黃之寒濕阻遏證,若濕濁不清,氣滯血結,癥見脅下癥結疼痛,腹部脹滿,膚色蒼黃或黧黑,可加服
A.《千金》犀角散
B.硝石礬石散
C.羚羊角粉
D.安宮牛黃丸
E.茵陳四苓散
答案:B
解析:黃疸陰黃之寒濕阻遏證,治宜溫中化濕,健脾和胃,方用茵陳術附湯。若脘腹脹滿,胸悶嘔惡明顯,可加蒼術、厚樸、半夏、陳皮;若脅腹脹痛,肝脾同病,可加柴胡、香附;若濕濁不清,氣滯血結,癥見脅下癥結疼痛,腹部脹滿,膚色蒼黃或黧黑,可加服硝石礬石散,以化濁祛瘀軟堅。
50.水腫并見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脈浮,治宜選用
A.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B.防已黃芪湯
C.五皮飲
D.越婢加術湯
E.五苓散
答案:D
解析:水腫兼見惡寒發(fā)熱,肢節(jié)酸楚,脈浮等表證,辨為陽水之風水相搏證;治宜疏風清熱,宣肺行水;方用越婢加術湯。
以上就是對“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必刷題(五)”的問題的解析,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醫(yī)考內容可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或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shù)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shù)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shù)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