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昭昭醫(yī)考!
艾葉飄香,與學同行。6月3日上午,研究生跨學科學術沙龍第十四期在文科大樓705會議室舉行。人文與新媒體學院3位同學和教育與體育學院2位同學作為主講人進行匯報分享。教育與體育學院副院長熊猛老師和人文與新媒體學院李義芳老師應邀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圍繞“教育理論與實踐”和“中小學教學研究”為主題,旨在為學科教學專業(yè)的同學們搭建一個打破學科壁壘、促進不同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平臺,
不斷提升同學們的科研能力、拓展交際學習圈。
教育與體育學院的孟恒瑞同學在《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基于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現(xiàn)有問題,從評價目的、評價內(nèi)容、評價主體、評價方式四個方面對小學語文學業(yè)評價進行再評價,進而提出改進對策。吳敏同學在論文《老年肌少癥的運動干預效果、機制及策略研究》中探討了探究運動防治老年肌少癥的機理、效果及策略問題,為老年人科學運用鍛煉方法提供理論參考。
接著人文與新媒體學院的3位同學也按順序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鄧玉俠同學在《漢字構形中的育人文化及對現(xiàn)行教育教學的啟發(fā)——以“教”字為例》中從漢字構形的角度出發(fā)來研究“教”字,通過對“教”字字形的解讀,總結出“教”字蘊含著古代教育文化的效仿性、懲罰性與督促性的特點。唐丹同學在《由“群”概念引發(fā)的對名著導讀課“導”法的幾點思考》中也針對學者提出的“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群”等概念,提出而將“群”概念與名著導讀相結合,使學生在情景群、資源群、支架群中豐富觀察視角。萬佩琦同學在論文《淺談<柳氏敘訓>中的教育思想及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中探討了在中古代家訓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柳氏敘訓》其中蘊含著諸多教育思想,以及對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所具有的促進作用。每位主講人匯報后兩位老師分別從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方法、寫作規(guī)范等方面進行交流點評。
本次跨學科學術沙龍增進了學科教學和教育學專業(yè)之間的相互了解、研究與思考,增進了兩門學科領域之間的合作交流的機會,沙龍氛圍活躍,師生們受益良多。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nèi)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