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1鄉(xiāng)村普通助理醫(yī)師考試常見考點: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和診斷”的相關內容,相信參加2021年鄉(xiāng)村普通助理醫(yī)師考試的考生都在關注,方便大家了解。小編,昭昭醫(yī)考官網,將為您整理以下內容:缺鐵性貧血(常見原因)的概述、臨床表現和診斷。
缺鐵性貧血是合成血紅蛋白缺鐵。首先體內缺鐵被儲存,然后紅細胞出現缺鐵,最后血紅素合成減少形成小細胞色素減退性貧血。常見原因:攝入不足,需求增加: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期和婦女孕期、哺乳期需求增加,富鐵輔食未及時添加;失血過多:月經過多、反復鼻出血、慢性消化道出血(包括潰瘍、腫瘤、痔瘡、鉤蟲感染等)。),血紅蛋白尿等。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腸切除術后,慢性胃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
二、臨床表現
1.貧血的表現與嚴重程度、發(fā)病率、主要器官的原始功能狀態(tài)和機體的代償能力密切相關。
主要表現:全身表現,以乏力、乏力、精神萎靡為最常見癥狀,以皮膚、粘膜蒼白為主要體征;各種系統(tǒng)的表現,如心血管系統(tǒng)活動后心悸氣短、頭痛頭暈耳鳴、神經系統(tǒng)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消化系統(tǒng)惡心等。
2.導致缺鐵的主要癥狀。
3.含鐵酶和鐵依賴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組織缺鐵1黏膜損傷,如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難;外胚層組織營養(yǎng)缺乏,如皮膚干燥、毛發(fā)暗淡、抗甲(勺指);精神神經系統(tǒng)的表現,如行為異常、易怒、易怒、異食癖等。
三、診斷要點:有缺鐵的病因和貧血的臨床表現;在實驗室檢查中,貧血表現為細胞小、色素沉著低,血清鐵(<500 g/l或<8.95 mol/l)、鐵蛋白(<12 g/l)、總鐵結合能力(>3600 g/l或>64.44 mol/l)、轉鐵蛋白飽和度(<15%)等。
口服鐵劑是一種有效的輔助診斷方法。
以上關于“2021鄉(xiāng)村普通助理醫(yī)師考試常見考點: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和診斷”的文章,由編輯,昭昭醫(yī)考官網,收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文章隨時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9695 下載
10.26MB 下載數6958 下載
9.36MB 下載數3647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