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染病的預防
1、管理傳染源:對傳染病病人必須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根據(jù)2004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傳染病分3類。
①甲類傳染?。菏侵甘笠?、霍亂2種。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城鎮(zhèn)要求2小時內上報,農村不超過6小時。
②乙類傳染?。菏侵競魅拘苑堑湫头窝?、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斯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2009年又將甲型H1N1列為乙類傳染病,故乙類由原來的25種增加到26種。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城鎮(zhèn)要求12小時內上報,農村不超過24小時。
③丙類傳染?。菏侵噶餍行愿忻?、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棘球蚴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現(xiàn)已列為丙類,故丙類已由原來的10種增加至11種。監(jiān)測管理傳染病,在監(jiān)測點內按乙類傳染病方法報告。
注意: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消化道傳染病病房采取“三管一滅”(即管理水源、飲食、糞便,滅蚊蠅、蟑螂等)。
3、保護易感人群:遠離傳染源,進行預防接種。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力武器。主動免疫其保護作用大多可持續(xù)數(shù)年。被動免疫的保護作用時間較短。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